Google Earth Engine 與 Qgis 編輯語言的轉換(JavaScript conversion python)
Google Earth Engine是採用javascript語言編輯,Qgis是使用python語言編輯。Google Earth Engine(GEE)專注於雲端上的海量遙感數據分析,而QGIS是一款GIS軟體,著重於地圖製圖和地理空間分析。 兩者各有優缺點,可透過外掛程式整合,結合GEE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和QGIS的視覺化及製圖功能。
首先登入Google Earth Engine註冊後,依序選擇非商業用途的研究計畫名稱帳號,此後無任何時候,使用google cola或進入geemap,leafmap,Qgis plugin等,都必須複製此ID才可運作。


右上角為註冊ID,左側是scripts,Docs,Asset,其中scripts就是javascripts可分成五個來源:1.owner:自己建立德檔案。後為wirter,wirter,archive,5. examples。

以上google earth engine是根據google擁有大量USGS的衛星影像資料,根據javascriptsm語法,排列劃出全球地形分布。
若是要將編輯語言改成python,2020年5年前,僅有jupyter notebook中geemap,目前則已進階成jupyter lab中的leafmap和geemap,建立jupyter lab,可以從下載miniconda,從conda建立jupyter lab 的env環境:
Intro to GIS Programming | Week 1: Introduction to Conda, Mamba, VS Code, and Git:https://youtu.be/HOSAfygb7oI?si=bncZm1mOJ3lxxxjV
從conda 開啟jupyter lab


將Google Earth Engine的Scripts轉換為python
1.在google earth engine中載入climate中全球地面氣溫分布為例:

2.收尋CMIP6,打開連結,打開sample


3.copy scrips貼在jupyter lab中geemap中圖示:conversion為python,再貼入下列程序中執行,即可呈現python所繪製分布圖,和google earth engine 呈現一致。




Qgis中plugins中開啟Google Earth Engine建立python的CMIP6
1.開啟Qgis plugin的google earth engine,同時將Google Earth Engine註冊的ID填入

2.將Qgis得python consol打開:

3.copy jupyter lab 的python (頭尾刪除)貼入Qgis:



Qgis重新繪製CMIP6分布圖
開啟plugins中Globe Builder:

Google Earth Engine因為google擁有大量衛星資料,而且面積較大,甚至全球資料,因此運算,分析能力較強,例如分析地面綠化指數,必須利用Landsat8多光段衛星影像,band4與band5光段,若是計算NDVI指數台灣僅能計算衛星繞行部分區域,以Qgis只能計算小範圍資料,但是Google Earth Engine可計算全台灣,甚至全中國NDVI分布:


但是繪製精美地圖或小範圍地形的分析Qgis的功能卻無可取代,雖然Google Earth Engine可以處理大範圍的資料,也可輸出成shp和tif格式,但是資料龐大,同時只能輸出至雲端硬碟,但是一般筆電的免費記憶體容量僅15MB,僅台灣NDVI就需要85MB,因此無法下載運用,轉換成python是唯一可行移轉至Qgis中分析處理問題,但是仍然無法輸出檔案,因為記憶體佔據太大,總是有其缺點。



